寄贺郑常侍

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
吏穿霞片望,僧扫月棱归。
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
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贺郑常侍》是李洞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希望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愿望。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李洞,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记载,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风格多变,从山水田园到宫廷生活均有涉猎,显示了他广泛的文学兴趣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2. 诗歌原文: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吏穿霞片望,僧扫月棱归。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3. 诗歌内容: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动作,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和人文画卷。诗人通过对山、吏、僧和林居生活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追求。
  4. 艺术特色:李洞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他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景观,使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人色彩和哲学思考。
  5. 历史影响:李洞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不仅被广泛传颂,而且成为后来许多文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李洞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6. 现代价值:在今天,尽管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仍然至关重要。李洞的《寄贺郑常侍》提醒现代人珍惜友谊,不忘彼此之间的关心和支持。

《寄贺郑常侍》不仅是李洞诗歌中的佳作之一,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成就。它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仍应保持一份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