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道士刘无得

闻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
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
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
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吐甲龙应出,衔符鸟自归。
国人思负局,天子惜被衣。
花月留丹洞,琴笙阁翠微。
嗟来子桑扈,尔独返于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道士刘无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对一位名叫刘无得的道士的悼念与颂扬。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仙道追求和道教修行者的态度。诗中通过描绘刘无得的仙道形象和他即将羽化登仙的情景,展现了其非凡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刘无得高尚品德的敬仰。
  2. 诗歌主题:诗歌主要围绕悼念和颂扬刘无得的主题展开。首联“闻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表现了刘无得道士作为修炼成仙者的非凡地位。颔联“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中,“蓬莱”是传说中东海里的仙山,象征着仙人所居之地。而“桃杏欲芳菲”则暗示了刘无得即将羽化登仙的情景。颈联“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进一步描绘了刘无得由地下黄泉升入天上的过程。
  3. 艺术特色:沈佺期的诗歌以雄劲的笔触著称,他在这首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刘无得的仙道形象以及他的高洁品行。特别是用“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这样的句子,不仅描绘了仙境的美好,同时也暗喻了刘无得即将离开尘世的悲凉。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缩地”、“升天”等意象,使得这一场景充满了奇幻色彩,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4.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沈佺期不仅展示了刘无得的高洁品质和非凡地位,还表达了对他即将离去的惋惜和哀思。尤其是“国人思负局,天子惜被衣”,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他对刘无得的敬爱之情,以及他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哭道士刘无得》不仅是一首描写道士刘无得即将升仙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刘无得的形象刻画和对其仙道精神的颂扬,展示了唐代诗人沈佺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