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念门前树,能容鸟泊栖。
来者无心唤,腾身不慕归。
若人心似树,与道不相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唯念门前树,能容鸟泊栖。
来者无心唤,腾身不慕归。
若人心似树,与道不相违。
《偈颂并序 其七十二》是唐居遁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心与树的比喻,以及超脱世俗、追求道相统一的哲思。在这首诗中,居遁运用了生动的树木形象来隐喻人心和人的生活态度,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诗中的“唯念门前树,能容鸟泊栖”以门前之树喻示人的心性,意味着一个宽广的怀抱可以容纳不同的人和事物。这种描述不仅传达了一种宽容的心态,也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接纳。接下来“来者无心唤,腾身不慕归”,则进一步揭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理念。这里的“无心唤”意味着对纷扰世事的不过分关注,而“腾身不慕归”则是说人们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任何束缚。
如果将人心比作一棵树,那么这棵树就应该是“与道不相违”的。这表明了作者认为人心应当顺应自然之道,不应违背道德和真理的准则。最后两句“若人心似树,与道不相违”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观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应保持一致性的看法。
《偈颂并序 其七十二》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门前树木的描述,隐喻出人心应当如何与道保持和谐一致。这首诗不仅是居遁个人生活哲学的体现,也是唐代文人追求心灵宁静与精神自由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