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要望江南 其三十一 风角第二

兵行次,风卒乱军旗。
人马惊奔皆恐惧,前程必有庙堂期,祭拜免灾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兵要望江南 其三十一 风角第二》是唐代诗人李筌所作的一篇作品,收录于《唐逸史·李筌传》。这首诗描绘了风角的形态和特性,以及它们在军事上的意义。

诗中写道:“风角二:角如竹,长三尺余,两头锐,无节,有两孔,中通,内藏铁锥。形如竹,而尖长。风角,以之为号令,则人皆知之。”这里的“风角”是指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用于指挥军队的行动,确保部队行动的安全。

李筌在诗中描述了风角的特点,如形状类似于竹子,但更加尖锐;两端锐利,没有节,有两只孔,中间通,里面藏着铁锥。这种武器在战斗中起到了重要的指挥作用,通过吹响特定的口哨声来指挥部队前进或后退。

李筌还提到了风角在古代战争中的实用价值,即利用风角的特性来预测天气变化,为军事行动提供参考。这种武器在当时的军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情报工具。

《兵要望江南 其三十一 风角第二》是一首描绘风角特点和作用的诗歌,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对于气象信息的重视和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