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要望江南 其十 占雷第九

兵发日,风送逆雷声。
天意欲将兵仔细,不宜先举恐伤危,遇敌恐遭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兵要望江南·其十 占雷第九》是唐代诗人易静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内容:

  1. 作者简介
  • 易静,唐代诗人,具体生卒年不详。据记载,他的诗歌多反映战争题材,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在《兵要望江南·其十 占雷第九》中,他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战场上雷电的景象,展现了战争中的自然现象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微妙关系。
  1. 诗词原文
    金星畔,边有小星侵。相去不过咫尺远,客军当败将消沉,兵罢只如今。

  2. 作品解析

  • 《兵要望江南·其十 占雷第九》通过描写战场上的雷电现象,隐喻战争的胜负。诗中的“金星畔”和“小星侵”象征战场上的双方势力对峙,而“相去不过咫尺远”则表达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 “客军当败将消沉”反映了作者对敌军的预测,认为如果敌人利用自然现象,如雷电,来增强自己的士气,那么他们将难以抵挡。这种观点反映了古代战争中自然与军事力量相互作用的一种常见观念。
  • “兵罢只如今”则预示着战事的结束或不利的局面即将到来,暗示着战争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

《兵要望江南·其十 占雷第九》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军事诗歌,更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战争观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易静的军事才华和对战争的独特见解,还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战争、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