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自怪诗无味,虽被人吟不喜闻。
见说与君同一格,数篇到火却休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寻常自怪诗无味,虽被人吟不喜闻。
见说与君同一格,数篇到火却休焚。
《寄李干》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而非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作品。这首诗出自《全唐诗》,是姚合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姚合,字达中,号兴安野老,又号石田先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他的诗歌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姚合与王建、贾岛、马戴并称为“大历十才子”,其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作原文:《寄李干》寻常自怪诗无味,虽被人吟不喜闻。见说与君同一格,数篇到火却休焚。
主题思想:《寄李干》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艺术创作的自我审视以及对他人评价的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即即使诗歌被广泛传唱,如果它不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追求,那么诗人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意或高兴。此外,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于作品能否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忧虑,即所谓的“数篇到火却休焚”。
《寄李干》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艺术追求和情感状态的诗歌,也是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理念和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