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花词

前日满林红锦遍,今日绕林看不见。
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两三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叹花词》是一首描绘花朵凋谢,表达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的珍惜的唐代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叹花词》的作者施肩吾,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感受见长。
  2. 诗歌主题:《叹花词》通过描绘满林的红花如今已不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珍惜。
  3. 艺术手法:施肩吾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通过对花朵的凋零与古岸泥土的对比,以及对胭脂残片的象征,深化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的易逝。
  4.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间的哀愁,也透露出他对美好事物深深的留恋和珍视之情。
  5. 文学地位:《叹花词》作为施肩吾的代表作品之一,被收录于《全唐诗》中,成为后人研究唐代诗歌不可忽视的重要文本。

在欣赏《叹花词》时,人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1. 如何理解诗歌中的生命观和时间观,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2. 分析施肩吾如何通过诗歌传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遗憾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3. 探讨《叹花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位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叹花词》不仅是施肩吾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深度探索的体现。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打动着读者的心弦,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