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知姓不知名,闻道黄金骨节轻。
世上仙方无觅处,欲来西岳事先生。
寄潘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潘先生》并非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而是唐代徐凝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及艺术特色如下:
创作背景:徐凝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具体到《寄潘先生》,虽然无法确定其确切的创作时间,但可以推测这是在徐凝的晚年,他可能因政治上的挫折或生活的不顺而感慨万千。
作者信息: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平事迹不详。徐凝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使诗歌具有一种超脱现实的独特韵味。他与诤友张祜的关系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佳话。
艺术特色:徐凝的诗歌在形式上继承了六朝以来的骈俪传统,但在内容上则更加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在《寄潘先生》中,通过对比“黄金骨节轻”与“世上仙方无觅处”,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寄潘先生》作为徐凝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唐代诗人的创作风格,还能深入理解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