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霜月暂相依,莫向衡阳趁逐飞。
同是江南寒夜客,羽毛单薄稻粱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可怜霜月暂相依,莫向衡阳趁逐飞。
同是江南寒夜客,羽毛单薄稻粱微。
《夜泊咏栖鸿》是唐朝诗人陆龟蒙所作,其诗作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中对鸿雁的怜悯和对其处境的同情。《夜泊咏栖鸿》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江南寒夜中鸿雁孤独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份寂寞与冷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可怜霜月暂相依,莫向衡阳趁队飞。
同是江南寒夜客,羽毛单薄稻粱微。
首句“可怜霜月暂相依”中的“可怜”二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鸿雁命运的同情,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凄凉和无奈。紧接着的第二句“莫向衡阳趁队飞”,则表达了一种劝诫或忠告的语气,可能是在告诫那些追逐同伴、急于飞翔的鸿雁不要如此盲目。第三句“同是江南寒夜客,羽毛单薄稻粱微”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孤独之感,同时也揭示了鸿雁所处的困境——它们虽然有着强健的体魄,却只能在寒冷的夜晚中独自寻找食物。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鸿雁的脆弱,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
《夜泊咏栖鸿》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歌,也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引人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艺术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