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人夜别,孤棹下湘中。
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
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洞庭人夜别,孤棹下湘中。
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
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
《夜下湘中》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诗作,全诗共四句:“月落星沉天欲曙,风生浪起水初寒。”前两句写的是夜晚时分,月亮落下,星星黯淡,天空渐渐亮起来;风吹动着波涛,海面上涌起了阵阵寒意。后两句则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的景象:明月已落,群星隐没于黑暗之中,天色渐晓,晨光初现;微风拂过水面,浪花拍打岸边,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夜下湘中》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夜晚湘江边的宁静与美丽。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寄托。
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