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千僧釜

香积厨空铁釜存,万年鼎列镇山门。
何时再作千僧供,饭罢潮音彻远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千僧釜》是唐代诗人高瀛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对香积厨中空置的铁釜与万年鼎列的庄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对佛事活动的虔诚向往

高瀛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利用了“香积厨”这一场景,将其描绘得既有生活气息又不失宗教庄重。《咏千僧釜》中的“香积厨空铁釜存”一句,通过铁釜的保存状态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历史感。同时,“万年鼎列镇山门”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文化在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和持久影响。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深刻联系。

高瀛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事活动的重视和对僧侣生活的尊重。诗中提到“何时再作千僧供”,这不仅是对将来可能再次举行千僧供斋的期望,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教仪式的深刻理解。这种对佛事的重视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信仰的实践。

高瀛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挑选,以最简练的方式传达出深远的意境。例如,“万年鼎列镇山门”中的“万年鼎”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象征,也暗示了佛教文化在这片土地上长久不衰的影响力。这种语言的选择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高瀛的诗歌还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香积厨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情感的力量不仅打动了读者,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共鸣。

《咏千僧釜》是一首充满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人文情怀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宗教风貌,还体现了作者对佛事活动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成为了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