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威径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崄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天威径》是唐代诗人高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将士们经过艰苦战斗后,最终平安归途的壮美画面。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历史事件:在唐僖宗乾符三年(876),高骈曾入蜀任职,并负责成都的军事防御工作。他在此期间开挖护城河、修筑罗城,显著增强了成都的军事防御能力。
  • 创作灵感:此诗可能是在高骈担任镇海、淮南等镇节度使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军事征战中的经验与感慨。
  • 战争经历:高骈曾在豺狼坑尽却朝天的战斗中经历艰难险阻,但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可能激发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并在诗中表达了对胜利后归途的喜悦。
  1. 诗歌原文
  • 豺狼坑尽却朝天,
    战马休嘶瘴岭烟。
  • 归路嶮巇今坦荡,
    一条千里直如弦。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诗人通过“豺狼坑尽”与“却朝天”两个意象,形象地描述了战场上的残酷与战后的平静。而“战马休嘶瘴岭烟”则描绘了战后归来的景象,战马不再嘶叫,而是轻松地踏着道路前进,传达了一种胜利后的喜悦与安宁。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豺狼坑尽”与“战马休嘶”等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豺狼坑尽”和“瘴岭烟”这样的词汇组合,也增加了诗句的意象丰富性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战争胜利后和平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寄托。

《过天威径》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事件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胜利者归来喜悦的情感抒发,诗人高骈成功地将个人经历融入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中,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战争氛围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