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亭

一条归梦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灞陵亭》是唐代诗人高蟾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该诗以灞陵为背景,抒发了行者与送行者之间的离愁别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高蟾:生卒年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高蟾家贫,工诗,气势雄伟。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性格倜傥。
  1. 诗歌原文
  • 一条归梦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
  •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1. 诗歌意象
  • 朱弦、白羽:象征行者与送行者的别离之情。
  • 灞陵新霁、马、树:描绘离别场景的自然景象。
  1. 写作背景
  • 《灞陵亭》创作于唐末,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有失意之感。高蟾作为一位家境贫寒的诗人,其作品多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挣扎。
  1. 诗歌鉴赏
  • 《灞陵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与祝愿。
  1. 文学价值
  • 《灞陵亭》不仅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是唐代文人作品中的佳作。其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

《灞陵亭》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