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杂题 其十六

僻居成懒病,春至强耕蚕。
后港通围竹,前溪下檐柑。
旧巢飞巧妇,新叶长宜男。
且赖身无事,穷愁亦自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杂题·其十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春天景色,通过对春雨、柳絮、落花等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特点和魅力。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以莺鸟啼鸣、杨柳青青的景象为线索,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千里”形容江南地区广阔,莺鸟啼鸣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了江南农村的宁静与美丽。水边的村庄、山上的城堡以及随风飘动的酒旗,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水村”、“山郭”分别指乡村和城镇,而“酒旗风”则暗示着人们生活的美好与安逸。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通过提到南朝时期的寺庙,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这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既指南齐、梁、陈三代所建造的寺庙,也暗含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一句“夜船吹笛雨潇潇”,描绘了江南夜晚的美景。夜幕降临,船只在细雨中飘荡,笛声悠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浪漫的氛围。这里的“夜船”、“笛声”与“雨潇潇”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江南杂题·其十六》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和感受,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