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其二

寂寥深木闭烟霞,洞里相知有几家。
笑看潭鱼吹水沫,醉嗔溪鹿吃蕉花。
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夜静著灰封釜灶,自添文武养丹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曹唐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浮华的鄙夷。下面将简要介绍作品:

  1. 作者简介
  • 曹唐,生卒年不详,字尧宾,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初曾为道士,工诗文。大中中,举进士不第。或云大和中进士。咸通中,为使府从事,卒。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译文:白石溪边自结庐,风泉满院称幽居。鸟啼深树劚灵药,花落闲窗看道书。烟岚晚过鹿裘湿,水月夜明山舍虚。支颐冷笑缘名出,终日王门强曳裾。寂寥深木闭烟霞,洞里相知有几家。笑看潭鱼吹水沫,醉嗔溪鹿吃蕉花。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夜静著灰封釜灶,自添文武养丹砂。
  •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隐居图景。首联“白石溪边自结庐,风泉满院称幽居”展现了作者选择一处清幽之地,自建茅庐,生活简朴而宁静。颔联“鸟啼深树劚灵药,花落闲窗看道书”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与平和。颈联“烟岚晚过鹿裘湿,水月夜明山舍虚”以自然景象衬托内心的超然。尾联“支颐冷笑缘名出,终日王门强曳裾”揭示了作者对于名利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文化意蕴
  •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也表现了他们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在封建社会中,文人往往被视为社会的精英,而隐逸生活则是他们表达自我价值和人生态度的一种方式。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独立,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非常优美,如“穿厨历历泉声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具艺术感染力。
  1. 历史影响
  •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其二》作为唐代文人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在其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借鉴,使得这种隐逸题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隐居生活向往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也为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