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越僧岳云 二首 其二

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
有树关深院,无尘到浅莎。
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
不及新春雁,年年镜水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越僧岳云》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字飞卿,太原祁县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曲子词作家。他以文辞华美、才思敏捷著称,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其诗词风格多愁善感、细腻入微,擅长用典和押韵,尤其长于写景抒情。
  1. 诗歌原文
    世机消已尽,巾屦亦飘然。一室故山月,满瓶秋涧泉。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有树关深院,无尘到浅莎。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不及新春雁,年年镜水波。

  2. 诗歌解读

  • 世事洞明皆学问:“世机消已尽”意味着诗人对世间的纷扰与名利看得很透,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 自然之美:诗中描绘了宁静自然的景致,如“一室故山月”、“满瓶秋涧泉”,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 佛家思想:诗中的“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修行者心态,表现出诗人对于宗教精神生活的向往。
  • 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以及对时间流逝无法挽留的感慨。
  • 生活态度: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淡然处之。

《赠越僧岳云》不仅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歌,更是温庭筠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集中展现。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他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了解唐代文学的风貌,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