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圭峰禅师

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
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
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是唐朝诗人无可所作,一首充满佛教禅宗意境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禅意来表达对高僧圭峰禅师的尊敬与景仰之情

在这首诗中,“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境界。山涧的泉水从岩石缝中潺潺而下,仿佛是禅床般安静又平和。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则是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云雾缭绕之中,山顶的野草似乎也被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那隐约可见的灯火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也显示了他对于禅宗修行理念的深刻理解。

诗的最后一句“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则表达了作者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尊重。清晨时分,满怀虔诚的人们来到寺庙,祈求心灵的净化;而僧人则在清澈的溪流旁修行,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僧侣们简朴的生活和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宗教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赠圭峰禅师》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禅宗修行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探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提升。这首诗无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