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管弦调,将人舞细腰。
悬知今日恨,谁分昔时娇。
弃妾频登陇,从军几度辽?
可怜香草夜,空见落花朝。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
偿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春日代情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代情人》是唐代诗人董思恭的作品。这部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位被遗弃的女子对往昔爱情的无尽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董思恭,字君祥,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后世的推崇。而《春日代情人》则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之一。此诗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怀。
《春日代情人》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深刻感慨。诗中的“昔日管絃调,将人舞細腰”描绘了一幅昔日繁华的场景,通过“悬知今日恨,谁分昔时娇”来表达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慨。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情感层次丰富,既表达了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留恋,也透露出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诗中还通过“弃妾频登陇,从军几度辽?”这样的叙述,展示了人物在社会大潮中的无助与挣扎。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反映唐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体的悲剧命运。
通过对香草和落花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美丽消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中的“可怜香草夜,空见落花朝”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命运无常的一种隐喻。
诗中“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则直接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绝望。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怆和感伤的气氛,让读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深度。
《春日代情人》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状况,也揭示了人性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是理解唐代文化与历史的一扇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