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从兄璞

纵徵终不起,相与避烟尘。
待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
新诗说人尽,旧宅落花频。
移觅深山住,啼猿作四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从兄璞》是唐代诗人黄滔创作的五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黄滔,字文江,莆田(今属福建)人,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曾在乾宁二年(895年)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在五代时,由于政治动荡,他选择投靠闽王王审知以避难。
  • 诗歌成就:黄滔的诗作《全唐诗》中存有3卷之多,展现了他对古典文学的深厚造诣。
  1. 诗歌原文
    纵征终不起,相与避烟尘。
    待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
    新诗说人尽,旧宅落花频。
    移觅深山住,啼猿作四邻。

  2. 诗意解析

  • 避世隐居:诗中的“纵征终不起”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选择隐退不仕的决心。他与朋友们一同逃避尘世纷扰,寻求一个安静之所。
  • 期待复兴:“待到中兴日”,意味着诗人期盼国家能够迎来和平与繁荣的时代。那时,他将能够重返故土,共享盛世之乐。
  • 怀旧感伤:“新诗说人尽”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散的感慨;“旧宅落花频”则描绘了物是人非后的凄凉景象。
  • 寻找归宿:“移觅深山住”,诗人最终决定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深山之中寻找一片清净之地;“啼猿作四邻”,则形容深山之中的自然之声,增添了一份幽静与神秘。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之美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艺术境界。
  • 音韵和谐:诗的押韵处理得当,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移觅深山住”一节,通过反复的叠词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1. 历史影响
  • 文化价值:《寄从兄璞》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广泛传颂和研究。
  • 传承与发展:黄滔的诗歌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黄滔本人的作品也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研究。

《寄从兄璞》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艺术价值和广泛文化影响力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精神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代文化和艺术魅力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