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实师伯 其二

随处徉痴。
严霜欲至,放发齐眉。
僧俗不辩,怀量任疑。
晓我微功,雨势云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实师伯(其二)》:禅宗哲理的现代诠释

《赠实师伯(其二)》是唐代诗人义存的作品,此诗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与独到见解。

义存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元,他的诗歌创作也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资料显示,义存俗姓曾,年十七出家,后游历吴、楚、梁、宋、燕、秦等地区,受到诸多名师指点。他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义存在作品中经常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松柏”和“仪凤”,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现象的深刻观察,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义存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这种思想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也是对人性坚韧与毅力的真实写照。

义存在这首诗中运用了“随处徉痴”、“严霜欲至,放发齐眉”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境界。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这种境界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赠从弟》三首分别用山药、松柏、凤凰作喻,其中第二首尤为引人注目。《赠从弟》中,义存用“初言茹藻 可充荐羞之用,次言松柏能持节操之坚,而末章复以仪凤期之,则其望愈深而言愈重也”(元代)。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和理想追求。

《赠实师伯(其二)》作为《赠从弟》系列中的一首,同样承载着义存对禅宗思想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义存在这首诗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考,使得这部作品不仅成为文学经典,也成为禅宗文化的重要载体。

义存的《赠从弟》系列作品以其深刻的哲理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受到了历代读者的高度评价。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诗人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