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贞空二上人

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
衡阳过有伴,梦泽出应迟。
石磬疏寒韵,铜瓶结夜澌。
殷勤讶此别,且未定归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贞空二上人》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体分析如下:

  1. 作者介绍
  • 贾岛(779~843年),字阆仙,汉族,河北省涿州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他的诗歌多写荒凉清寂之景,语言简淡洗炼,意韵深长。
  1. 诗歌原文
    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
    衡阳过有伴,梦泽出应迟。
    石磬疏寒韵,铜瓶结夜澌。
    殷勤讶此别,且未定归期。

  2. 诗歌解析

  • 意境与情感: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从“林下中餐后”到“天涯欲去时”,诗人描绘了一幅饭后休息、准备离别的景象。随后,诗人通过“衡阳过有伴,梦泽出应迟”两句,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 艺术手法:诗中的“石磬疏寒韵,铜瓶结夜澌”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描述,增强了画面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描绘,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送贞空二上人》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更是一部展现唐代诗人生活哲学和精神世界的作品。它通过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欣赏古代诗歌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