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
手持碧落新攀桂,月在东轩旧选床。
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是唐朝诗人赵嘏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赵嘏,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字承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显示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1. 诗歌原文
  •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手持碧落新攀桂,月在东轩旧选床。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1. 诗歌赏析
  •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作。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其才华的赞扬。通过使用“手持碧落新攀桂”等生动的意象,赵嘏成功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例如“手握碧落”象征着持节高升或获得荣誉,而“冰玉动华堂”则暗示着其才华将使整个家族受益。
  1. 创作背景
  • 根据《全唐诗》记载,赵嘏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创作深受当时文人雅集的影响,因此其作品中常反映出一种追求高雅艺术氛围的审美情趣。
  1. 文学价值
  •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不仅是赵嘏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唐代诗歌创作的典范。它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传统诗歌形式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技巧。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不仅是赵嘏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更是唐代诗歌艺术的典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