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佳人赠好音,彩笺芳翰两情深。
薄于蝉翼难供恨,密似蝇头未写心。
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轻雨洒幽襟。
百回消息千回梦,裁作长谣寄绿琴。
赋诗以谢步非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象的《赋诗以谢步非烟》
在唐代诗歌的浩瀚星河中,赵象的《赋诗以谢步非烟》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目光。这不仅是一部表达对爱情执着追求和深情厚谊的作品,更是一首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的不朽之作。
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咸通年间的洛阳。赵象偶遇武公业之妾步飞烟,一见钟情。然而,这段美好的姻缘最终未能开花结果。赵象变装易名,远窜江湖间,与步飞烟保持书信往来,彼此间的诗歌赠答成为了他们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这种超越生死的爱情,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真挚情感。
赵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种情感转化为文字,创作了这首《赋诗以谢步非烟》。全诗充满了深深的挚爱和无奈,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珍重佳人赠好音,彩笺芳翰两情深。”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收到佳人的书信时的情景,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感动与珍惜;“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轻雨洒幽襟。”则将诗人内心的感受比喻为飘落的花瓣和细雨,既形象又含蓄,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
赵象在诗中的用词极为讲究,每一个字眼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传达最真挚的情感。他巧妙地运用了薄于蝉翼难供恨、密似蝇头未写心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句的美感,更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赋诗以谢步非烟》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情感状态和文化特征。在那个文人墨客崇尚才情的时代,赵象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情感深度上来看,赵象的《赋诗以谢步非烟》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