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宫江亭寓目

津亭虽极望,未称本心闲。
白有三江水,青无一点山。
新鸿喧夕浦,远棹聚空湾。
终遂归匡社,孤帆即此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渚宫江亭寓目》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齐己,唐朝诗人,俗姓胡,字得生,出生于湖南益阳。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僧人,曾居住在江陵龙云寺,自号“衡岳沙门”。他的诗歌多反映登临题咏和酬唱赠别之情,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渚宫江亭寓目》原文如下:“津亭虽极望,未称本心闲。白有三江水,青无一点山。新鸿喧夕浦,远棹聚空湾。终遂归匡社,孤帆即此还。”
  1. 诗句解析
  • 津亭虽极望,未称本心闲: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的小亭子里,眺望远方的景象,但内心并不满意,似乎还未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 白有三江水,青无一点山:形象地刻画了江面上的景色,白色的水面上点缀着三座江河,而远处却看不到一座山丘,给人一种空旷、寥廓的感觉。
  • 新鸿喧夕浦,远棹聚空湾:通过描写新雁在傍晚的河边飞翔,以及远处的船只在空旷的水湾中聚集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繁忙而热闹的江边生活图景。
  • 终遂归匡社,孤帆即此还:表达了诗人虽然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愿望,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故乡,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结束全文。

《渚宫江亭寓目》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更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