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晚渡怀古

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
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
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
此来一见垂纶者,却忆旧居明月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浙江晚渡怀古》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刘沧: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初屡应进士举不第,曾漫游齐鲁、吴越、荆楚、巴蜀等地。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华原尉,后官龙门令。刘沧的诗作风格与许浑、赵嘏相近,有《刘沧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 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
  • 译文注释:蝉鸣声声,秋风拂过古老的堤岸,荻花在寒风中摇曳,让人思念起遥远的故乡。潮水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归向大海的鸟儿刚刚落下,而远处的江水连成一片,仿佛将人带入了迷茫之中。
  • 白话译文: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秋日里的荻花在微寒的江水中摇曳,让人不禁生出几分愁绪。江水在潮水的涌动中逐渐回归大海,鸟儿也随着潮水一同归来,而江边的人们则在茫茫的草色中感到了一丝迷茫和迷失。
  •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乡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名家点评:对于《浙江晚渡怀古》的赏析,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有的则认为诗中的自然景观描绘生动,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无论哪种观点,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刘沧的诗歌以七律为主,风格与许浑、赵嘏相近,其诗作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在《浙江晚渡怀古》中,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语言表达:《浙江晚渡怀古》的语言简洁明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句“蝉噪秋风满古堤”,形象地描绘了秋日里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之中;“荻花寒渡思萋萋”,则是对故乡景色的深情描绘,荻花在寒风中摇曳,让人心生遐想。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还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文化传承:《浙江晚渡怀古》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浙江晚渡怀古》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境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