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成炼师四首 其四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軿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成炼师四首 其四》是唐代诗人刘言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炼丹术士的深深敬畏和对其精湛法术的赞美。以下是一些详细信息:

  1. 作者简介
  • 刘言史,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刘言史与白居易、元稹等诗人并称,是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1. 诗词原文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軿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2. 诗词解析

  • “曾随阿母汉宫斋”:这句描绘了作者跟随母亲在汉宫中进行斋戒的情景,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庄重和肃穆。
  • “凤驾龙軿列玉阶”:此处用“凤驾龙軿”比喻炼丹师的尊贵地位,而“列玉阶”则形容炼丹师所处的位置如同仙境一般。
  • “当时白燕无寻处”:通过对比“当时”与“今日”的变化,表达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暗含着对无常世界的感慨。
  • “今日云鬟见玉钗”:这里的“云鬟”指的是女子发髻,“玉钗”则是精美的首饰,用以比喻炼丹师如今虽已白发苍苍,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风采。
  1. 文化背景
  • 炼丹术是中国古代一种试图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改变物质性质以获得长生不老之术的实践。这一题材在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往往蕴含着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艺术特点
  • 作为七言绝句,此诗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炼丹术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炼丹师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刘言史的《赠成炼师四首》不仅是一首描写炼丹术士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