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听砧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听砧》是明代张羽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其集子中。此诗以月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夜晚寂静、清冷的氛围,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开头即点明主题:“月下听砧声”,“砧”是古代用于捣衣或纺织工具。此句既交代了时间(月夜),也暗示了场景中的主要元素——砧声。“听”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主观感受,通过倾听来感知自然的声响。
接下来,“露湿青衫冷”,诗人巧妙地运用“露湿青衫”的典故,以细腻入微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凄凉、清冷的感受。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颔联中,“月明风静夜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