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
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
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
观柘枝舞二首 其一
介绍
刘禹锡的《观柘枝舞二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通过描绘柘枝舞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多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他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并中博学宏词科。在永贞年间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被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后受裴度推荐,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诗歌才情卓越,被白居易誉为“诗豪”。
诗句原文:《观柘枝舞二首》其一: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其二: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诗词赏析:诗中的”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描述了舞蹈服饰的华丽和舞者的轻盈姿态,”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则用神采飞扬、璀璨夺目来形容灯光照耀下的舞者形象。”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描绘了舞者的装扮细节,而”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则生动地刻画出舞者挥动袖子和目光追随的场景。
文化意义:刘禹锡的《观柘枝舞二首》不仅展示了舞蹈的艺术魅力和视觉冲击,同时也蕴含着对多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首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俗和文化多样性的深刻洞察。
历史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对中国古典音乐和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刘禹锡的《观柘枝舞二首》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的唐代诗歌,通过对柘枝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