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算日未成年,英姿已褒然。
王家千里后,荀氏八龙先。
葱茜松犹嫩,清明月渐圆。
将何一枝桂,容易赏名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是唐代诗人欧阳詹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展现了年轻秀才的非凡气质和出众才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欧阳詹(751—801),字行修,潭州衡阳(今湖南衡阳)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他与刘禹锡交好,并有书信往来。欧阳詹曾游长安,以文章名世。大中六年(852年),任国子博士,后出为抚州刺史等官职。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俊逸,善于写景。
  1. 诗作原文
  • 算日未成年,英姿已褎然。王家千里后,荀氏八龙先。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将何一枝桂,容易赏名贤。
  1. 诗句鉴赏
  • “算日未成年”:这里“未成年”指的是年轻尚未成熟,但已经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才能。
  • “英姿已褎然”:“褎然”形容人的才华出众,超越了同辈。
  • “王家千里后”:暗示这位秀才出身于显赫家庭,具有优越的背景。
  • “荀氏八龙先”:荀氏在此处可能指的是荀况,古代著名儒家学者,象征着学识渊博。
  • “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青年才俊成长的美好期待。
  • “将何一枝桂”:用桂花作为比喻,赞美年轻才俊将来能够如同珍贵的桂花一样,被人们所欣赏和珍视。
  1. 文化背景
  •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们借酒抒怀,借花喻志,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欧阳詹的这首《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诗中用词精准,句式工整,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
  • 结构严谨:诗篇结构完整,前后呼应,层次分明。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不仅是对年轻才俊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思。通过描绘年轻人的成长和成就,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期望。

《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年轻人的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的记录。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