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绿阴亭

亭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
黄菊旧连陶令宅,青山遥负向平心。
人归别浦村烟敛,鱼跃澄波槛水沉。
更爱玉琴调惠政,为君登此一开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绿阴亭”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一首五言古诗。卢肇,字子发,出生于江西宜春的一个文标乡(今属新余市分宜县)。他不仅因其文学才华而闻名,还曾中唐会昌三年状元,并在宣州、池州、吉州等地任职。

在《题绿阴亭》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阴亭周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诗的开头两句“亭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生动地勾勒出亭子四周的景致。诗人用“昼阴阴”形容树木的影子在日光下斑驳交错,形象地展现了绿阴亭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古老。紧接着,“黄菊旧连陶令宅,青山遥负向平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潜和管宁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人归别浦村烟敛,鱼跃澄波”,描绘了人们在傍晚时分返回村庄,渔船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题绿阴亭》不仅是卢肇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更是唐代文人雅士文化精神的象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常常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志趣与抱负。卢肇的这首小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对研究唐代诗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题绿阴亭》不仅展现了诗人卢肇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抒写胸臆的佳作,它跨越时代的界限,成为后人欣赏和学习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