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寄怀

从来行乐近来希,蘧瑗知言与我违。
自是衰心不如旧,非关四十九年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友人寄怀》是由唐代著名诗人薛能所作,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切思念和怀旧之情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
  • 薛能(817年-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人,晚唐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诗人。薛能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他的仕途颇为顺利,曾任多职,如三镇从事、嘉州刺史等,最终担任过忠武军节度使。
  • 薛能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宦海沉浮,但依然保持了文学创作的热情,留下了大量诗作,其中《和友人寄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 从来行乐近来希,蘧瑗知言与我违。
  • 自是衰心不如旧,非关四十九年非。
  1. 诗歌解析
  • 《和友人寄怀》以“自从我近来很少参与享乐活动”开篇,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放纵生活态度的怀念与反思,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自我认知的转变。
  • “蘧瑗知言与我违”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他意识到自己的衰老与变化,与友人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
  • “自是衰心不如旧”,表明诗人已经感受到了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流逝,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不再像往昔那般。
  • 结尾两句“非关四十九年非”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一个总结,他认为这种情感的转变并非源自于时间流逝本身,而是个人内心的一种调整和升华。

薛能的《和友人寄怀》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抒情诗作,同时也是对其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学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