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凌云寺二首 其一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凌云寺二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薛涛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绘了古寺幽静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薛涛,唐代著名女性诗人、女官,以其才情和美貌闻名。她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在这首诗中,薛涛通过观察和感受,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凌云寺里的独特景象。

诗中的“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苔”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暗示着寺庙的古老和历史的沉淀。同时,“风高日近绝纤埃”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所在地势之高,四周没有纷扰的尘埃。这种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清静祥和的地方,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这两句,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这里,“横云”可能指的是云彩横亘在天空中,为大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壮丽。“点染芙蓉壁”,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壁上的花朵,它们如同被云朵点缀般美丽动人。最后一句“似待诗人宝月来”,更是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仿佛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在等待着诗人的到来,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灵感的来源,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还透露出一种对和谐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表达内心的感受,诗人传达出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上,更体现在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表达上。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以及他/她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珍惜。

《赋凌云寺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更通过这种赞美传达出对和谐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和谐生活的启示和鼓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