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父井三绝 其二

深沉千尺湛寒泉,来往无私施不偏。
愧我扶衰酌灵液,谁知真暖发丹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巢父井三绝 其二》是唐代诗人韩琮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独特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深沉千尺湛寒泉,来往无私施不偏。愧我扶衰酌灵液,谁知真暖发丹田。
  2. 诗句解析
  • 深沉千尺湛寒泉:描绘了深井中清澈寒冷的水潭,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来往无私施不偏:强调了井水的公正无私,无论谁来使用都不会有所偏颇。
  • 愧我扶衰酌灵液: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只能勉强借助这清凉的水来养生。
  • 谁知真暖发丹田:暗示这股清冷的水能使人体内产生温暖,进而激发出身体的活力。
  1. 诗的主旨:通过描述一个看似简单的场景——一个清澈的井水,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循环的理解。这种自然现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生命的启示,提示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应该保持一颗平和与感恩的心。

  2. 艺术手法分析

  • 比喻与象征:诗中的“深沉千尺湛寒泉”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把水潭比作一个可以汲取智慧与力量的源泉,而“来往无私施不偏”则通过井水的公平性象征了道德的至纯至善。
  • 对比与反衬: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常常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对比来突出主题。在这里,他以自身的衰老与外界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强化了诗句的情感力度。
  1. 历史文化背景
  • 历史人物与文化背景:诗中提到的“巢由终古洒清风”,指的是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这两个典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反映了隐逸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韩琮的《巢父井三绝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它还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道德修养以及自然法则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