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仆射裴相公感跨恩言志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
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
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跨恩言志》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他对裴公的尊崇之情,同时也展示了韩愈的文学成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河南河阳人。因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他的诗歌、散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 诗作原文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2.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歌通过描绘裴公的生活场景和文学创作来烘托形象,展现了韩愈对其的尊崇与敬仰。
  • 简洁明快:语言简练,通过直接而有力的叙述,表达了韩愈对裴公的感激之情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认可。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韩愈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职期间,他在这一时期参与了政治斗争,也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
  1. 文学影响
  • 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不仅是唐代的诗人,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提倡文以载道的理念。
  1. 文化地位
  • 后世尊崇:韩愈的诗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作品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跨恩言志》不仅体现了韩愈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忠诚和个人抱负的结合。这首诗是韩愈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韩愈及其时代背景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著作,进一步探究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