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恩德 报慈母十恩德十首 其四 第四咽苦吐甘恩

今日各须知。可怜慈母自家饥。
贪喂一孩儿。为男女。
母饥羸。纵食酒肉不肥。
大须孝顺寄将归。甘旨莫教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恩德·报慈母》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以“十恩德”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并以此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抱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这首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诗人在童年时期的生活场景,以及母亲的辛勤付出和关爱。接着,诗人用“第四咽苦吐甘恩”这一句来概括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即在艰苦的环境中忍受苦难,而将甜蜜的滋味吐给子女。这种无私的爱让诗人深感感恩。

在诗歌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列举母亲的各种恩惠,进一步表达了对母亲深厚的感情。这些恩惠包括:教诲、照顾、爱护、保护、帮助、陪伴等等。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母亲的形象,展现了她的智慧、勇气和善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情感变化。

诗人以“愿作石帆扬帆远”这一句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他认为,自己应该像石帆一样坚韧不屈,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应该像帆一样不断向前航行,追求更远大的目标。

《十恩德·报慈母》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铭记,也展示了他的品格和志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