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房杭州

郡楼何其旷,亭亭广而深。
故人牧馀杭,留我披胸衿。
满箧阅新作,璧玉诞清音。
流水入洞天,窅豁欲淩临。
辟险延北阜,薙道陟南岑。
朝从山寺还,醒醉动笑吟。
荷花十馀里,月色攒湖林。
父老惜使君,却欲速华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房杭州》,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郡楼何其旷,亭亭广而深。
    故人牧余杭,留我披胸衿。
    满箧阅新作,璧玉诞清音。
    流水入洞天,窅豁欲凌临。

  2. 作者简介

  • 顾况(725年—815年),字逋翁,号华阳隐居,苏州吴江区人。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画家,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有交往。他的诗风豪迈奔放,善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 诗歌解析
  • 郡楼何其旷:描绘了郡楼上的开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观的赞叹。
  • 亭亭广而深:形容郡楼高耸、宽敞且深远,形象地描绘出楼的建筑特点。
  • 故人牧馀杭:表达了诗人被友人邀请到杭州居住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 留我披胸衿: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深情的感激。
  • 满箧阅新作:展示了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新作品,体现了文人间的相互尊重和鼓励。
  • 璧玉诞清音:比喻友人的作品如同珍贵的美玉,具有清新悦耳的声音。
  • 流水入洞天:形容水流穿过洞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窅豁欲凌临:描绘了水流清澈见底,仿佛可以触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1. 艺术特色
  • 《酬房杭州》在结构上采用了对偶的形式,使得诗句更加和谐统一。
  • 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流水入洞天”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 文学评价
  • 《酬房杭州》被认为是顾况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 该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为后人所传颂。
  1. 创作背景
  • 《酬房杭州》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杭州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诗人,顾况有机会接触当地的文化和自然风光,这些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赞美杭州美景和友情的诗篇。

《酬房杭州》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它展现了顾况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