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
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
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属于释门伟器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皎然在湖上的夜晚,遥想友人的情况,表达了他与朋友虽然身处不同地方,但仍能共赏美景的感慨。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品背景:皎然,俗姓谢,是唐代湖州吴兴人,字清昼,也是一位著名的僧人。他在文学、佛学、茶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贡献。他的诗作多表现送别酬答之情,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悠远。《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就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2. 诗歌原文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
    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
    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3. 诗句赏析

  •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在位置的自然环境,湖水清凉宜人,山峰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 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遥知”传达出一种遥远的情感,而“秣陵”则是指地名,意味着诗人正在想象友人也在另一个城市的生活状态。
  •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 这里的“别叶”可能指的是树叶,暗示秋天的气息;“含霜”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特征。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
  • 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的友人的思念,尽管他们不在同一地点,但依然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感受到对方的心意。

《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不仅展现了皎然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