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前身缘,不由相放习。
儿行不忆母,母恒行坐泣。
儿行母亦徵,项膇连脑急。
闻道贼出来,母愁空有骨。
儿回见母面,颜色肥没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孝是前身缘,不由相放习。
儿行不忆母,母恒行坐泣。
儿行母亦徵,项膇连脑急。
闻道贼出来,母愁空有骨。
儿回见母面,颜色肥没忽。
《五言白话诗其七》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的体裁。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并称“吴中四才子”,与徐祯卿、杨循吉、孔天胤并称为“吴中四杰”。他的诗文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白话,语言通俗易懂而不失典雅。
《五言白话诗其七》的原文如下:
桃花落尽知春去,
燕子归来又一年。
白发新添君未老,
红颜已改我依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桃花落尽、燕子归来等景象,感叹春天的逝去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易逝、容颜易改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寅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