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和龙妙空禅师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和龙妙空禅师》是唐代诗人王继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2. 作者简介
    王继勋,字元振(一作元振),号东阳子,唐宪宗时宰相王锷之孙,与白居易同科及第。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隐居不仕。其诗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著称,尤擅五律,有“王东阳体”之称。《全唐诗》录其诗一卷,今存诗三十余首。

  3.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典型的七言绝句形式,每行七个字,共四句。这种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表现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深远意境。
  • 语言特色:诗句简洁,但意蕴深长。如“只栖云树两三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意境描绘:诗人通过描绘雪峰禅院的幽静美景以及与高僧的交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生活。诗中“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隐逸的生活态度。
  • 哲理思考:诗中的“龙神降伏住持坚”一句,既体现了禅宗的教义,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真谛的理解和追求。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间:《赠和龙妙空禅师》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应是在唐代,即诗人晚年隐居期间所作。
  • 时代环境: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崇尚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唐代文人的创作风格,使得诗歌更加注重抒情和寓意。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赠和龙妙空禅师》作为一首七言绝句,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赠和龙妙空禅师》的评价颇高。如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其《题王东阳诗卷》中称赞其“诗似玉川仙”。清代诗人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中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清丽可诵。”这些评价都表明了《赠和龙妙空禅师》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赠和龙妙空禅师》是唐代诗人王继勋创作的一首经典七言绝句。此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和志趣的真实流露,也是唐代社会文化风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的高雅情怀和深邃哲理,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