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庐山白上人

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
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
万丈高松古,千寻落水寒。
仍闻有新作,懒寄入长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庐山白上人》是唐代诗人左偃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生平与时代:左偃,约公元94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里、生卒年均不详。左偃居住在金陵,不仕,具体生平和事迹缺乏详细记录,但他有诗集《钟山集》一卷,并在《全唐诗》中传于后世。
  • 文学贡献:左偃能诗,其作品《寄庐山白上人》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1. 诗词原文
  • 原文: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万丈高松古,千寻落水寒。仍闻有新作,懒寄入长安。
  • 译文:我是一位潦倒的门前客,闲卧于岁月之中,每日对着连绵起伏的山峰,看着纷纷扬扬的雪景。我独自坐在高耸入云的松树旁,感受着冷冽的寒风。听闻还有新的作品问世,我却懒得把它寄往长安。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左偃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心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浓厚的意境和深远的情感。他以“连天”、“万丈”、“千寻”等夸张手法,增强了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诗中的“仍闻有新作,懒寄入长安”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的冷漠态度,对名利的淡泊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 文化价值:《寄庐山白上人》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对于研究唐代文学和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左偃的《寄庐山白上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宋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星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