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彭正字喜雪见寄

千门欣应瑞,偏称上楼看。
密洒虚窗晓,狂飘大野寒。
园深宜竹树,帘卷洽杯盘。
已作丰年兆,黎民意尽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彭正字喜雪见寄》是唐代诗人李中所作的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作者生平:李中的生卒年不详,他字有中,是九江(今属江西)人,他的家族背景出自陇西(今属甘肃)。南唐烈祖时,李中曾读书于声山国学;中主时期,他在海州从军,后来在上蔡担任县令。
  • 文学成就:李中以编诗三百首自成一家,这些作品被收录在《碧云集》三卷中,孟宾于为之作序,并流传于世。《全唐诗》还编选了他的四卷诗歌,可见其作品在当时的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1. 诗词原文
  • 全文展示:《和彭正字喜雪见寄》的原文如下:“千门忻应瑞,偏称上楼看。密洒虚窗晓,狂飘大野寒。园深宜竹树,帘卷洽杯盘。已作丰年兆,黎民意尽安。”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及人间和谐的深刻感悟。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此诗巧妙地将雪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不仅捕捉了自然之美,还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种文化氛围,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 情感抒发: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雪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风格和审美取向。

除了以上内容,在了解和学习《和彭正字喜雪见寄》的过程中,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文化背景: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李中的作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
  • 创作技巧:学习李中的诗歌创作技巧,如运用象征、对比等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反映社会现实。
  • 历史影响:研究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探讨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和彭正字喜雪见寄》不仅是一首描绘雪景的优美诗篇,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情感,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