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人不遇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
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
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访人不遇》是唐代诗人孟贯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孟贯,唐代的文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孟贯的生平不详,但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应该是一位深受自然之美感动的诗人。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孟贯的个人经历或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有关。诗人在山中寻找友人的情景,可能是一次孤独的探索或是对友情的一种深切期待。
  1. 诗歌原文
  •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
  • 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
  • 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寻求和失落。诗人在山中寻访友人,却未能见到所亲,表达了一种对于人际关系的期望与失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1. 艺术特色
  • 孟贯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他的诗歌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更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

《山中访人不遇》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对人性和社会的一次深刻的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和孟贯这位诗人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