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方干张为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
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
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
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方干、张为》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之情,同时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贯休(793年—833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今浙江省东阳市)人,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及僧人。他的画作在当时颇受推崇,被尊称为“禅月大师”,并被封为“紫衣法师”。
  • 贯休在唐天复年间入蜀,受到前蜀主王建的礼遇,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他不仅在画艺方面有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诗名极高,被时人广泛知晓。
  1. 诗词原文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
    我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
    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
    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2. 诗词解读

  • 冥搜入仙窟:这句诗形容诗人深夜独自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场所,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这里的“冥搜”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或寻找某种真理或境界的心态。
  • 半夜水堂前:描述的是深夜时分诗人所处的具体位置,可能是在一个静谧的水边建筑前。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有所感悟,或者在思考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 我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某些道理或观念的理解,他认为这种理解与古代的许多贤者并无差异,都是普遍而正确的观点。
  • 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通过描写萤火虫在荒漠中的微光以及月亮在梧桐树上的影子,表现了诗人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以及其中的寂寞和孤独感。
  • 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这里诗人回忆起过去垂钓的情景,可能在回忆中体会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贯休的《怀方干、张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幅充满哲理和艺术美感的画作。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风采,还能深入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