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
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
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
题一上人经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一上人经阁》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宗教的独特理解。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贯休(823年—912年),字德隐,一字圆照,法号懒残。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末五代时期画家、僧人,与齐己等称为“清凉诗派”,是唐代著名的画僧。贯休在唐亡后于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他不仅精于绘画,还擅长诗词,尤其对佛教有深刻的理解。他的画作中常常展现出禅宗的精神风貌,而他的诗词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句原文: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
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
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作品赏析:《题一上人经阁》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景观赞美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鸟外何须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衣如藓亦从”则揭示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修行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题一上人经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哲学的思考。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