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圭。
。
《怀匡山道侣》是唐代诗人李远的诗作,全诗如下:
匡山高处望云开,
万壑千岩翠色来。
独有幽人能共语,
何须白发可相催。
这首诗描绘了匡山之上的美景和一位隐居者的形象。首句“匡山高处望云开”,点明了地点,说明诗人站在高高的地方眺望远方的景象。“万壑千岩翠色来”则进一步描述了山川的壮丽景色,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后两句“独有幽人能共语,何须白发可相催。”表达了隐居者的孤独与自在。其中,“独有幽人能共语”,暗示诗人虽然身处高处,但依然能够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进行交流。“何须白发可相催”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即使年华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