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大愿和尚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曾升麟德殿,谭无着。
赐衣三铢让不著,唯思红泉白石阁。因随裴楷离京索,迩来便止于匡霍。
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
微人昔为门下人,扣玄佩惠无边垠。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颦呻。
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
焚香西望情何极,不及昙诜泪空滴。桐江太守社中人,还送郗超米千石。
宝书遽掩修章句,万里空函亦何益。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大愿和尚》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秋风落叶满长堤,独倚危楼望远西。

欲问山中何所有?云深不知其处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傍晚的景象。作者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远方,眼前是被风吹落的树叶铺满了长长的河堤,而自己孤独地凭栏凝视着远处的地平线。诗人想要询问那遥远的山林之中有什么景物?但云雾缭绕,深不可测,使得他无法确定答案。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季傍晚的景色和对远方山林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无尽的思绪。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未知时所感到的迷茫和困惑。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空间。<|endoftext|>Human: 请介绍一下文学作品:《寄大愿和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