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团练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
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
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极。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
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
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春又至,引颈山空积。
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韩团练》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与对团练生活的理解与赞美。《寄韩团练》这首诗不仅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其艺术造诣和哲学思考的体现。

诗中“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世界万物都在自然的洪炉中不断变换、更新的过程。而“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则描绘了自然界中极少数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生命形态,如同那三颗璀璨夺目的珍珠,无需依赖外界条件即可绽放光彩。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与把握。

诗的后半部分,“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通过对比的方式,赞颂了那些具有卓越才华、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就像天生的祭坛上的器皿,无论经历何种艰难险阻,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即使彼此之间并不常有机会相见,但在心中却早已如雷贯耳,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深厚的友情,不仅体现在彼此的相互欣赏和支持之中,更体现在共同成长和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上。

《寄韩团练》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瑰宝,更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意蕴,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