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和友人见寄

劳歌好自看,终久偶齐桓。
五字若教易,一名争得难。
侵窗红树老,荫砌雪花残。
莫效齐僚属,东归剪钓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和友人见寄》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慕幽创作,南唐初的诗僧吴让帝(大和七年至南唐中主保大四年),曾书碑三通,刻石于寿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劳歌好自看,终久偶齐桓。
    五字若教易,一名争得难。
    侵窗红树老,荫砌雪花残。
    莫效齐僚属,东归剪钓竿。

  2.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挑战。同时,诗人在诗中也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如“劳歌”所表达的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深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五代吴至南唐初年,诗僧吴让帝曾书碑三通,刻石于寿州。同时,诗人慕幽与齐己有过从,事迹见《宝刻类编》卷八、《唐诗纪事》卷七七。这些历史背景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4. 诗歌主题:《酬和友人见寄》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挑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

  5. 诗歌技巧: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多种诗歌技巧,包括比喻、象征和反讽等,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深度。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不失深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6. 诗歌影响:《酬和友人见寄》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酬和友人见寄》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