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梦龟草书

欲尽金钟数斗馀,从容攘臂立踟蹰。
先教侍者浓磨墨,不揖傍人欻便书。
画状倒松横洞壑,点粗飞石落空虚。
兴来乱抹亦成字,祇恐张颠颠不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梦龟草书》是唐代诗人可朋的一首描写草书创作过程的诗歌,体现了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艺术追求。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时代背景:《观梦龟草书》创作于唐朝,这是一个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诗人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审美追求。
  • 作者简介:可朋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将之融入诗中表达出来。
  1. 诗歌内容
  • 诗句描绘: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诗句,描绘了草书的创作过程。诗人先教侍者浓磨墨,然后不揖傍人欻便书,最后画状倒松横洞壑,点粗飞石落空虚,兴来乱抹亦成字,只恐张颠颠不如。
  • 艺术特色:整首诗歌通过对草书创作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艺术追求。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诗句,将草书的艺术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草书的魅力所在。
  1. 诗歌意义
  • 文化价值:《观梦龟草书》不仅是一首描绘草书创作过程的诗歌,也是研究唐代草书艺术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唐代草书艺术的风格特点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 艺术鉴赏:作为一幅生动的艺术画卷,《观梦龟草书》展示了唐代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艺术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领略到唐代草书艺术的风采,感受到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观梦龟草书》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唐代诗歌。通过对草书创作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艺术追求。对于喜爱文学、艺术的人来说,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