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下蔡县楼

长涯烟水又含秋,吏散时时独上楼。
信断兰台乡国远,依稀王粲在荆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下蔡县楼》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孤独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介绍:李中(生卒年不详),字有中,江西九江(今属江西)人。南唐烈祖时曾读书于声山国学,后主朝历任水部郎中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以五言诗见长,尤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
  2. 诗歌原文
    长涯烟水又含秋,吏散时时独上楼。
    信断兰台乡国远,依稀王粲在荆州。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与个人孤独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个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文人的形象。李中的用词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长涯烟水”和“吏散”、“乡国远”等词语,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深远的背景。特别是“依稀王粲在荆州”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还透露出他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4. 写作背景:李中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可能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个人生活的变迁。作为南唐时期的诗人,他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多次调动官职,这些经历可能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离别和思乡的主题。

《登下蔡县楼》不仅是李中诗歌创作的一个代表,更是其个人经历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创作的深层含义。

相关推荐